首页 > 【NIFD季报】2019年度国内宏观经济

【NIFD季报】2019年度国内宏观经济

面对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的复杂局面,2019年中国经济总体运行平稳,主要宏观指标均处在年初预定的目标范围。如果从更长时间跨度来看,近年来,中国在保持宏观经济稳定方面已经卓有成效。当然,一些突发事件仍有可能冲击中国经济运行的稳定,2020年1月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对春节期间的出行和消费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并对全国物流、人流造成不同程度的抑制,全国复工复产时间被迫推迟。总体来看,此次疫情不会改变中国经济中长期走势,但其对2020年第一季度经济增长的冲击不容小觑。预计2020年第一季度经济增速大概率处于4.0%~4.9%的区间,如果疫情在一季度末得到有效控制,则后续季度经济增速有望较快恢复。

此次疫情不仅会影响中国经济的整体增速,而且其冲击带有明显的地区、行业和群体差异。从地区分布看,如果将全国省级行政区按疫情严重程度划分为五个层次,则疫情最轻的第五层次地区,部分企业的产值或营收一季度损失率约为11.7%,全年为2.8%;第四和第三层次地区一季度和全年损失率分别为20.0%和4.8%;第二层次地区一季度和全年损失率为28.3%和6.8%,而处于第一层次的湖北省一季度损失率可能超越70%,全年损失率约为17%。受疫情影响,全国经加权的部分企业产值或营收一季度损失率平均约为24.0%,全年损失约5.8%。从结构和行业看,相对于制造业来说,服务业增速受疫情影响会出现更快下滑,但疫情过后服务业增速的反弹速度也较快,表现出“大落大起”的特征,而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农、林、牧、渔等行业受到疫情的冲击则相对较小。从疫情冲击的企业类型来看,疫情冲击主要集中在中小企业。清华大学商业模式创新研究中心团队最新调查显示,受疫情影响,58.1%的中小企业营业收入2020年将下降20%以上;账上现金仅能维持两个月以内的中小企业超六成;员工薪资和五险一金、租金及利息支付成为目前中小企业最主要的支出压力。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中央政府针对疫情防控采取了多项财政和税收优惠政策,各地也纷纷推出相应的支持性政策,包括在全面复工前,及时对受疫情影响严重而出现暂时性经营困难的企业,“不断贷、不断社保、不断煤电气水、不断服务”并做到“减免利息、减免房产税、减免城镇土地使用税、减免房租”等。在地方结构性政策基础上,中央政府针对疫情冲击还需推出相应的结构性支持政策并适时扩大总量政策力度,保持经济被冲击后能较快恢复到原有增长轨道。结构性政策主要用于支持相关受损地区、行业和群体,而总量政策主要用于恢复,这应该成为2020年的政策主线。

http://www.nifd.cn/Uploads/SeriesReport/c3220b30-4b13-4911-b35b-b4b32cc82513.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