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学专业课程班
课程特色
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资本流动规模不断扩大,金融应时而生, 同时金融依附于经济生存,并作用于经济的发展。金融行业对于外行人员来说是一个神秘、高大上的行业,但是真正进入此行业的人才明白其中的心酸和困境。而且,金融行业也是一个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现实商圈。金融经济的飞速发展, 为中国政府和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空间,金融改变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速度与企业竞争模式,金融之术和管理之道的有效运用能够促使地方经济健康运行,帮助企业实现跨越式提升。因此,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之下,把脉国内外经济现状以及未来金融领域的发展新动向、运用金融工具使企业获取持续高速成长,引领地方经济保持较高增长率,探讨企业突破” 资本瓶颈”的法门,研习有中国特色的产融结合之路,是企业高管、深谙金融的创业家或地方领导迫切需要关注的问题。
本课程班将把金融和管理视为一个有机整体,将金融与管理中的各个要素置于整体中考察,分析各个要素之间的关联,结合中国国情,培养学生将金融与管理有机融合的系统性思维与战略决策能力。
项目优势
1、为专业人士量身订制的教育项目
本课程锁定大中型企业、金融机构中正在从事或者想要从事与金融或财务管理有关的中高层管理人士,根据所处行业特点,为大家提供持续深入学习的平台,不仅开设与之高度相关的金融类专业课程,而且为学生“量体裁衣”了综合管理类课程,并且有针对性地融入与之相关的案例教学,以进一步丰富和拓展已有知识结构。同时为符合条件的学员提供申请硕士学位的机会。
2、阵容强大的师资队伍
本课程将安排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多位具有极高学术声誉和社会影响力的著名学者、博导、硕导授课。专家学者大多来自中国社科院经济学部所属各个研究所:金融研究所、经济研究所、财贸研究所、工业经济研究所、数量经济与技术研究所等(作为中国社科院五个学部之一的经济学部,共有 12 名学部委员、17 名荣誉学部委员);此外,还将在其他著名高校、研究机构和中央部委选聘一批理论功底深厚、授课经验丰富的教授或学者型领导参与授课。
3、独具特色的课程结构
课程设置以研究生院金融硕士课程培养方案为本源,在确保科学性与学术性的基础上设置既有金融深度又有管理广度的课程。核心模块的设计涵盖了综合管理类的精华课程,同时,金融类专业选修模块对金融类专业课题做了纵向深度探索。通过个性化的课程设置,培养深谙金融指数和管理之道的复合型人才,突出了实用性、新颖性与前沿性。
4、内容丰富的学习安排
内容丰富的学习安排——除课堂授课外,还将在双向选择的前提下,安排结业论文指导教师。同时定期辅以班级联谊、项目交流、成功企业参观考察、金融主体沙龙等活动。
5、精英荟萃、广聚人脉
精英学员打造完美班级团队,增进知识的同时,缔结高端人脉。上市企业家高管、权威政府部门领导都可成为你的同窗、朋友,共享优质人脉资源。
6、完善的教学管理
小班教学,每个班级学员最多30人,每个班配备专门的教务老师。学员自身疑惑问题、行业难题、感兴趣的热点问题都可以在课前, 以微信群、邮件等方式提交给班主任,以便授课讲师更有针对性的安排调整课程结构,预留时间同学员讨论并解决问题,集体头脑风暴。
招生对象
1、董事长、总裁、总经理、CFO、投融资负责人等高层管理者;
2、民企、外企、合资企业的企业高管及决策层;
3、政府金融监管、基金管理、招商和经济部门高级管理人员及后备领导干部;
4、机构(银行、基金、信托、证券、保险、期货、投资公司等)高级从业人员;
5、有志于系统学习工商/金融知识,提升自我综合素质,从事金融等领域的各界人士。
关于举办方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 直属于国家重要的思想库和智囊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最高学术机构和综合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是我国最早成立的研究生院。
- 主要任务是培养人文和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是全国首批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 拥有6个教学研究部、40个教学院系,博士生导师616人,硕士生导师989人。
- 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5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17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11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17个。
- 共授予博士学位5149人,硕士学位6393人,硕士专业学位4569人。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
国家首批高端智库之一。设立于2005年,原名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实验室”,是中国第一个兼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国家级金融智库。其后,中国社科院依托经济学部,陆续设立了十余家以金融、经济政策研究为取向的智库型研究机构,其中包括2010年与上海市政府合作设立的“陆家嘴研究基地”。2015年6月,中国社科院批准上述十余家智库型研究机构整合为“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2015年11月10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八次会议批准实验室为首批25家国家高端智库之一。
实验室现下设:中国社会科学院陆家嘴研究基地、国家资产负债表研究中心、中国债券论坛、财富管理研究中心、宏观金融研究中心、金融法律与金融监管研究基地、银行研究中心、支付清算研究中心、资本市场与公司金融研究中心、全球经济与金融研究中心、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实验中心、保险与发展研究中心、以及金融与科技研究中心等专业研究机构。
课程体系
培养方向
专业 | 研究方向 |
金融学专业 | 公司金融与产融结合 |
互联网金融与金融科技企业 | |
IPO 与市值管理 | |
金融机构管理与创新 | |
战略管理与公司理财 | |
私募股权与创业投资 |
课程设置
公共课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方法 | |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 ||
英语 | ||
专业基础课 | 国际经济学 | 金融学 |
西方经济学 | 财政学 | |
产业经济学 | 财务管理学 | |
专业选修课 | 金融风险管理 | 金融衍生品投资 |
公司金融 | 公司理财与财务管理 | |
产业投融资与产业政策 | 企业并购与重组 | |
资产证券化与项目融资 | 供应链金融 | |
私募股权投资理论与实务 | 风险投资与企业上市 | |
金融大数据分析 | 量化分析与投资 | |
金融监管学 | 金融理财基础 | |
国际金融 | 金融机构管理与创新 | |
财务报表分析 | 基金管理与投资 | |
资产管理与评估 | 投资银行与IPO | |
专题讲座 | (每年根据最新热点话题订立题目) |
注:课程设置按当年最新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标准调整。
师资安排
姓名 | 简介 | 研究方向 |
李 扬
|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主任。中国金融学会副会长。 | 金融、宏观经济、财政等。 |
王国刚
|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金融研究所前所长,教授、博导,中国市场学会副会长、中国外汇投资协会副会长。 | 货币政策、金融运行和资本市场等。 |
胡 滨 |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法律与金融监管研究基地主任。 | 金融监管、金融政策等。 |
曾 刚 |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小银行研究基地主任, | 银行货币政策、债券市场等。 |
胡志浩 |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全球经济与金融研究中心主任 | 国际金融市场、金融风险与金融周期等 |
彭兴韵 |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货币理论与货币政策研究室主任, | 货币政策、债券市场等 |
张跃文 |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资本市场与公司金融研究中心 主任 | |
黄国平 |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投融资研究中心主任。 | 风险管理、资产定价、互联网金融与金融科技等 |
李广子 | 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银行研究室主任,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高级研究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银行研究中心研究员。 | 商业银行、公司财务 |
王增武 | 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财富管理中心主任。 |
学制与费用
学习安排
1、学 制:两年,共四学期;
2、学习时间:周末上课,每月1次(2天)课程学习;另外开放网络课程平台,方便灵活重复学。
学习地点
芜湖市镜湖区长江中路92号雨耕山文化产业园芜湖皖江金融科技研究院(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芜湖基地)
证书与学位
1、学员修完全部课程且考试成绩合格者,颁发《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研究生课程班结业证书》(钢印、红印、统一编号)。
2、符合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条件的学员可按照我院相应规定申请金融学专业金融学硕士学位。
学习费用
学费48000元/2年,报名费200元,资料教材费1800元,共50000元/人。
学员因故不能坚持学习,视作自动放弃学习,不退费。